当前位置: 首页 > 服务保障 > 康复医学 » 正文

奉献

时间:2018-01-25 11:22:55 [ ] [ 打印 ] [ 关闭 ] [ 收藏 ]

     去年来医院工作后,我接触到了很多老年患者,其中大多数都是寻求康复治疗的脑卒中患者。而老葛是他们中普通而又特殊的一位。

说普通,是因为他跟其他很多患者一样,是一名脑梗塞后遗症的老年男性患者,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说特殊,除了因为他是一名离休干部,在年轻时曾为新中国的成立奋斗在战场外,更多的是因为他的那张遗体捐献卡。

还记得今年7月,老葛再次突发脑梗;到8月,又出现了脑出血的情况。在治疗过程中,老葛及其家属对我们的充分信任,在当今社会医患关系如此紧张的大环境下,让我觉得弥足珍贵。而老葛总是随身携带一张遗体捐献卡,更是让我印象深刻。身上,我看到了为革命、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对社会来说,遗体捐献对社会特别是医疗卫生事业有极大的贡献这为人体解剖人体器官移植等提供了来源对捐献者来说,是一艰难而高尚的人生选择,体现了捐献者奉献社会的胸怀和尊重生命的精神,是对自身对社会乃至对自然的一种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一方面,这种即使自己离世,却依旧想为社会为人类做贡献的行为闪耀着崇高的社会道德另一方面,也有人相信死后可以通过器官的捐赠使用照亮别人生命的同时,使自己的生命延续光辉。最难能可贵的是,决定捐赠并不是老葛在生命垂危之际,而是在几年前就已经做出的决定,更让我深深地被这位老革命感动了。

中国有句古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这本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时至今日,崇尚身体完整,死后入土为安,这无形中也成为了遗体捐献的最大阻力。这也是为什么中国人口基数如此之大,遗体捐献的人数如此之少的一个重要原因。崇尚身体完整,死后入土为安,这样的传统观念已经根深蒂固,要去淡化这样的观念,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我相信随着医学事业的不断发展进步,在不久的将来,遗体捐献会作为另一种延续生命的方式,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