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治疗应用于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的疗效观察及对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分析
时间:2018-02-22 14:24:15 [ 大 中 小 ] [ 打印 ] [ 关闭 ] [ 收藏 ]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血管性痴呆的发病率也逐渐上升。有数据显示,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血管性痴呆(VD)患者占到了3.2%。目前VD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多数学者认为与兴奋性氨基酸毒性、炎症反应、细胞凋亡、线粒体、自由基等有关,其治疗以改善患者认知、行为症状,减轻精神症状为主。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我院首次将康复治疗应用于老年VD患者治疗中,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选取我院收治的94例老年VD患者,其中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者47例归为对照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康复治疗者47例归为观察组。对照组中男性27例,女性20例,年龄65~85岁,平均(74.5±7.2)岁;观察组中男性28例,女性19例,年龄65~82岁,平均(73.8±6.6)岁。
对照组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包括抗血小板制剂、血管扩张剂、钙拮抗剂、降糖降压降脂类药物、盐酸多奈哌齐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康复治疗,制定康复治疗计划:由专业的康复训练师进行指导,每项治疗内容时间在60分钟左右,每周4~6次,共治疗12周,建立档案,记录每周具体的治疗情况及治疗结果。治疗内容包括:①运动疗法:保持卧床休息患者被褥及随身衣物干净整洁;对患者骨隆起处进行长时间的按摩、推拿;鼓励运动障碍较轻的患者进行床上活动,可借助辅助器械进行步行训练,并训练患者起床、穿脱衣、洗漱等日常生活能力。②记忆疗法:反复向患者讲述一些基本的生活常识、最近发生的事情,加强患者对日常生活的记忆;利用卡片训练患者的辨识能力,结合短文复述、倒背数字、图片记忆等方式提高患者对文字、数字、图形的识别能力,帮助患者加强基础记忆能力,尽早恢复认知。③心理疗法: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给予鼓励、安慰等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消除悲观情绪,树立战胜疾病、早日康复的信心,并鼓励其参加一些简单的社会活动,通过与他人的交流逐渐建立良好的心态。④注意力训练:根据患者的兴趣爱好提供一些娱乐设施,如书报、画报、棋类游戏、手工制作等,并设立相应的奖励措施,提高患者的参与积极性。⑤定向力障碍训练:通过对某一物品特征的表述提高患者对该物品的熟悉度,并在房间设置相应的标志物提高患者的定向记忆能力。
我们在治疗的前12周与后12周,采用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与长谷川痴呆量表(HDS),分别对患者智能状态和认知功能障碍程度进行评定。对比后发现:两组患者治疗后MMSE评分及HD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显著提高,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MMSE评分及HDS评分较对照组更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康复治疗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伤残患者临床治疗的手段,它将药物治疗、心理治疗、临床治疗等多方面相结合,在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的共同配合下完成,其治疗过程大致可分为三步:第一步是对患者病情、家庭情况、治疗药物等基本情况的了解;第二步是根据初步评估结果制定出合理、切实可行的治疗计划;第三步是将治疗计划付诸实施。在以上研究中,观察组患者通过药物治疗联合康复治疗,MMSE评分及HDS评分明显提高,且高于治疗后的对照组,说明康复治疗的应用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患者认知功能。
由此我们得出结论,老年VD患者接受康复治疗有助于提高疗效,患者认知功能得到有效改善,对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上一篇:我院第二届康复技能竞赛圆满落幕 下一篇:医患一家亲 共迎新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