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性护理对胃癌化疗患者焦虑的效果观察
时间:2016-04-01 15:33:46 [ 大 中 小 ] [ 打印 ] [ 关闭 ] [ 收藏 ]
胃癌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与致死率较高。在临床治疗时,常采用手术切除法和化疗法。由于恐惧疾病,加上化疗反应,胃癌患者极易出现焦虑的情绪。大量研究表明,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疾病治疗效果,严重时还可导致病情恶化。
为探讨针对性护理对胃癌化疗患者焦虑的影响,选取我院收治的胃癌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选取的患者均符合胃癌诊断标准,近期未使用抗焦虑药物,且征得患者与家属同意,签订了知情同意书。然后对比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差异不显著,具有可比性。
研究过程中,对照组采取包括定时巡视、病情观察、知识宣教等措施,依照常规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还额外给予针对性护理:一是心理干预。考虑到大部分胃癌患者在化疗时极易出现焦虑心理,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及时了解患者的情绪,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从而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缓解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促使其积极配合临床工作。二是音乐疗法。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实际爱好,为其选择适合的音乐,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帮助其放松心情,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和疼痛感。三是赏识护理干预。护理人员通过主动和患者家属沟通,了解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的正刺激因子,以此作为与患者交流的话题。在给予患者赏识护理时,护理人员要态度真诚、保持微笑、语气随和,不断肯定、鼓励和支持患者。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差异不显著;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将针对性护理运用于胃癌化疗患者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情绪。在护理过程中,注重心理护理,了解患者实际心理状况,对症疏导;应用音乐疗法,转移患者注意力,帮助其放松心情;采取赏识护理干预,给予患者适当的鼓励与肯定,可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情绪,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由此可见,在临床护理中,不仅需要重视对患者病情的治疗,控制病情发展,还需要格外注重患者的心理状况,缓解患者焦虑等不良心理,帮助其缓解病情,提升生活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