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人中的应用效果评估
时间:2017-03-03 16:18:36 [ 大 中 小 ] [ 打印 ] [ 关闭 ] [ 收藏 ]
吞咽功能障碍是脑卒中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不仅影响患者的食物摄入,还会对其早期康复及生活、学习和工作产生严重影响,必须予以充分的重视。
为进一步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我院于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对接诊的80例确诊符合脑卒中诊断标准且有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实施了对照研究。
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人,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对照组为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40-77周岁,均值60.8±7.4岁。研究组为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42-78岁,均值60.6±7.8岁。在前述一般资料上,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为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即入院第二天开始康复训练;若神志不清者,待其神志清醒48小时后开始锻炼。方法如下:一是舌肌康复。指导患者在学会鼓腮与屏气训练之后,做张口、舌伸缩运动,尽量将舌头往外伸,做舔上下唇、软硬腭、左右口角等动作,然后缩回舌头。每天3次,餐前半小时进行,每次5-10分钟,以不感觉疲劳为度。二是口唇肌肉与声门闭锁。通过发“啊”、“呀”、“我”等音进行锻炼,每天3次,餐后1-2小时左右进行。三是摄食训练。包括食物选择与直接吞咽训练,前者根据患者情况、食物吞咽困难程度等,选择以密度、性状均一,柔软、有适当黏性且不松散的食物为主,将食物做成粥状与冻状,以便于咀嚼;后者取仰卧位(30°)与颈部前倾体位,便于重力促进食物吞咽。若有偏瘫,则垫高肩背部,由护理者从健侧喂食。四是咽部冷刺激和空吞咽。以冰冻的棉棒蘸少许水,轻轻触碰患者软腭与舌根等位置予以刺激;之后,实施空吞咽训练,每天3次,每次15-20分钟,餐前半小时或餐后2小时进行,连续2周为1疗程。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及呛咳与误吸的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评价标准:治疗与护理后,患者吞咽功能基本或完全恢复为显效,有所恢复为有效,无明显改善为无效。总有效率=有效率+显效率。
研究组呛咳与误吸发生率分别为15.00%(6/40)、0,对照组则依次为50.00%(20/40)、12.50%(5/40)。结果显示研究组康复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呛咳与误吸发生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可以通过提高患者吞咽反射的灵活性,避免咽下肌群废用性萎缩,减少呛咳与误吸的发生,从而促进患者的吞咽功能恢复,提升康复效果。
上一篇:竞聘机制助力 提高管理水平 下一篇:“一人一针一管一处理” 开展院感管理专项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