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
时间:2017-08-02 08:25:27 [ 大 中 小 ] [ 打印 ] [ 关闭 ] [ 收藏 ]
脑卒中是多发于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疾病,不仅威胁人体健康,也是导致残疾的主要致病因之一。近期有研究表明,如果在脑卒中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能够积极进行康复护理,在提升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降低致残率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
研究显示,患者在一般护理方案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家庭护理、肢体功能性锻炼等早期的综合性康复护理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一是心理康复护理。由护理人员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说明早期康复护理的必要性,使患者及家属能正确对待患者疾病症状,主动配合医护人员开展早期康复治疗;同时向患者介绍一些通过积极配合治疗获得康复的案例,帮患者树立信心,端正心态,用最佳的状态面对和配合后期的治疗。
二是肢体功能锻炼。第一,要让患者保持良好、舒适的体位,防止患肢关节发生脱位变形或挛缩等情况。脑卒中偏瘫患者后期恢复不适宜用仰卧体位,所以在护理中应尽量采取如健侧位与患侧位的相互交替的适当体位,并定时帮助患者翻身。第二,要实施患肢的经常性按摩,动作必须缓慢、轻柔、有节奏规律,对于肌体张力比较高的肌群,可采取安抚性的按摩手段,使其充分放松;而对一些张力较低的肌群,则应采取轻微揉捏按摩的手段,以此配合达到疗效循序增强的效果。第三,针对长时间昏迷或不能自主活动的患者要进行患肢的被动运动,训练过程中要循序渐进,幅度由小逐渐加大。在护理过程中,可将被动运动与肢体按摩同步配合进行。第四,经过一定期限的机体系统功能性训练(包括床上肢体的正确摆放、按摩及神经肌肉治疗仪治疗、关节挤压、左右翻身和患肢摆动控制等),待患者病情逐步稳定后,可进行床上活动(如翻身、四点跪立位等)训练,同时可适当进行站立平衡训练、步行训练和上下楼梯训练等。
三是家庭康复护理。由于脑卒中偏瘫会有较长的病程和缓慢的恢复过程,给患者及家庭带来较大的经济和心理负担,所以很多患者在尚未恢复时就选择出院。可如果出院后不能继续进行正确的康复训练,之前取得的恢复成果也将前功尽弃。因此,在住院期间,护理人员要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与指导,将持续开展康复锻炼的重要性详细告知,并指导患者掌握相应的康复锻炼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主要涉及协调、平衡及速度等方面以及一些精细化的动作训练,继而帮助患者早日恢复身体功能,实现生活自理,从而减轻家庭经济负担。
随着医学的发展,常规护理方案已无法满足患者的需求。所以,加强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对于有效降低脑卒中偏瘫致残率及减少并发症,以及提升治疗效果,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上一篇:开展专业教学 培育莘莘学子 下一篇:护理工作无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