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工作 > 护理工作 » 正文

对脑血管患者的心理护理

时间:2018-06-19 09:54:46 [ ] [ 打印 ] [ 关闭 ] [ 收藏 ]

     在老年性疾病中,如今因脑血管疾病住院的患者有逐年增多的趋势多数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肢体瘫痪或语言障碍一旦入院,如果意识清醒,会在心理上产生不同程度的不安。

悲观脑血管病患者由于丧失自主活动能力,入院后对能否治愈产生怀疑,因此往往不能有效地配合治疗和护理。有的担心肢体瘫痪,生活上不能自理,连累儿女和亲人有的因生病卧床,生活起居均需他人照料,自己感到很不方便,又不能坦然面对,经常对家人甚至对医护人员无端发火有的自费患者担心住院时间长医药费过多拒绝治疗要求提前出院有患者自认为得了不治之症,怕连累别人,对治疗康复失去信心,对生活绝望。

根据患者存在的这些消极心理活动和表现,我们在护理工作中可以有针对性根据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开展心理护理帮助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举例1患者,男,60岁,丧偶脑梗塞、左侧肢体瘫痪入院。入院时,患者处于昏迷状态经治疗神志清醒后表现为心情急躁,大声顶撞护士,拒绝医疗护理,不吃不喝。分析患者的心理是肢体瘫痪而焦急,怕将来得不到儿女的关心照顾。考虑到这类患者部分经治疗后能够恢复生活自理,但需要患者的积极配合。因此,护士在每次给这位患者做护理时都为他的儿子示,在医护人员助下由儿子为患者进行翻身、按摩患肢等经过练习,发现儿子能将这些让患者感到亲温暖,打消了原本的担心,平复了焦虑情绪,能够更好地配合治疗。

举例2患者,男,65岁,因脑梗入院入院时言语不清,以运动性失语为主。患者因担心永久性失语而焦急当护士和他话时,他越急越是一个字也说不出来,难过地痛哭流涕。针对这一情况护理人员每天有计划地将心理护理药物治疗结合起来,陪患者慢慢话,并与前几天对比,称赞他的语言能力有进步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这样几天下来,患者的语言能力有了明显的好转焦急情绪也有所改善

    实践证明,只要认真研究每一位患者的心理活动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切实可行的心理护理计划,对患者亲切耐心,多给予表扬和鼓励,通过口头讲述实际证,取得患者信任,打消患者顾虑,对患病躯体的功能恢复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上一篇:劳动最美      下一篇:平凡的早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