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运动训练对帕金森病患者自理能力的影响
时间:2020-12-16 15:03:52 [ 大 中 小 ] [ 打印 ] [ 关闭 ] [ 收藏 ]
在临床中,帕金森疾病的主要特征为运动迟缓,姿势步态异常及静止性震颤等。患者在发病初期平衡能力下降,在行走过程中步幅减小,不能随意骤停;部分患者在短期内失去步行能力、生活无法自理。改善临床症状是帕金森患者的主要治疗目的。药物治疗和康复运动训练可改善患者的运动能力,很大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其康复治疗具有积极的作用。
通常情况下,帕金森患者走路不稳,常选择关节功能锻炼。在康复锻炼期间,实施跑步伸展和抗阻训练等方式,有助于改善帕金森患者的肌肉力量。本文择取68例帕金森病患者平均分为两组,观察康复运动训练对帕金森病患者自理能力的影响。
对照组34例采用常规护理,实施常规运动训练。在训练期间,保持患者的上肢和下肢协同性,将足尖抬高,脚着地缓慢行走,指导患者开展进退训练,反复练习,30分/次,4次/周,坚持锻炼3个月。
观察组34例采用康复运动训练,具体为:①实施放松训练。患者取舒适体位姿势进行腹式呼吸,指导患者利用鼻子吸气,在吸气的过程中鼓起腹部,从嘴巴呼出气体,在呼气时腹部放松。②实施面部训练,主要包括皱眉运动、眼肌运动、嘴唇动作、鼓腮练习。指导患者反复练习皱眉和眉展等动作;进行睁眼和闭眼训练;嘴唇动作主要是微笑撅嘴等训练;鼓腮练习主要是指导患者将两腮鼓起,然后吐气,最后用两腮吸入气体。③实施姿势与步态训练。先进行起坐训练,指导患者交替进行坐位和立位等动作;再进行转身训练,依次转动头、肩、四肢等,然后缓慢向左转,实施同样的运动;步态训练主要是指导患者原地踏步,保持缓慢的动作,提高下肢并保持平衡,脚后跟着地后缓慢行走,上肢前后摆动,运动时间控制在每次十分钟左右。④实施头颈部训练。指导患者先将头向后仰,再进行低头动作,用下颚触碰胸部,然后指导患者头部靠近左右肩部,将耳朵触碰到肩膀。⑤实施肢体功能训练。指导患者进行肢体健身训练,放松肌肉,并对四肢进行按摩训练。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06%,较对照组82.35%明显更高。分析肌肉力量和生活质量,观察组均好于对照组。
帕金森患者的发病机制具有复杂性,典型的临床表现为肌肉强直、运动受限等,存在站立不稳等现象,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一般情况下,患者的多巴胺系统病变,导致纹状体多巴胺组织缺失,就会出现运动功能障碍的问题。在临床治疗中,帕金森疾病患者多采用药物治疗方案,虽然能够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是对运动能力却无改善。因此,应当提高相应的重视程度,在治疗期间配合使用运动康复护理干预,指导患者进行规律性的有氧运动,提高整体治疗效果。实践证明,患者实施低负荷的运动后,肌肉力量明显改善,且在治疗期间给予运动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推迟患者的用药时间,明显减少用药剂量,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患者对药物的依赖性。通过运动训练,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有所恢复,效果显著,应用范围比较广泛。
综上所述:实施康复运动训练护理干预,对帕金森病患者具有强化肌肉力量的效果,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在临床中值得应用和推广。
上一篇:我院护理人员开展钉钉线上直播授课 下一篇:夯实常态化疫情防控,院感培训再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