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康复护理措施对老年COPD患者肺功能的影响分析
时间:2021-06-04 15:06:15 [ 大 中 小 ] [ 打印 ] [ 关闭 ] [ 收藏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不仅会引起患者呼吸困难,还可能会累及心脑血管系统和循环系统,严重威胁患者正常健康生活。因慢阻肺死亡人数越来越多,所以有效的治疗手段和在治疗期间的临床护理都很重要,尤其发病人群主要偏向于老年人群,因此护理就更为重要。
此次研究抽取我院2018年4月—2019年4月期间就诊的慢阻肺患者共76例,分成两组。前38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定位常规组;后38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前提下,给予综合康复护理措施,定位研究组。常规组患者男性18人,女性20人,年龄在60~82岁之间,平均年龄(68.7±1.3)岁,病程在1~15年之间,平均病程(6.75±3.32)年;研究组患者男性16人,女性22人,年龄在62~81岁之间,平均年龄(68.3±3.62)岁,病程在2~17年之间,平均病程(6.82±2.39)年。
对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具体结合慢阻肺疾病的相关病情,提供常规的用药指导、饮食计划、基础心理护理,患者康复出院前,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口头健康知识讲解并告知出院后的注意事项。
对研究组患者在以上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加入综合康复护理,具体为:①呼吸功能训练。指导慢阻肺患者进行腹式呼吸、缩唇呼吸及膈肌呼吸训练,每轮呼吸训练进行6到8次,每天进行2到3轮。②运动训练。针对患者肺功能代偿的具体情况,对运动方式进行选择,尽量避免做幅度较大的运动,比如进行太极拳或慢走等运动,每次运动时间控制在20分钟左右,每天运动1次,运动时注意患者自身情况,保证运动安全性,注意在运动前后,对上肢肌肉进行放松和拉伸,以防止运动中出现意外拉伤。③营养支持。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清淡易消化的饮食,为患者补充机体所必需的营养物质,防止营养不良或呼吸肌疲劳。④心理康复护理。护理人员要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观察情绪变化及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鼓励患者多倾诉,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耐心解答与指导,并积极进行交谈,通过听音乐与看书等方式转移患者对疾病的注意力,给予心理上的支持、鼓励与安慰,让患者对疾病有正确的认知,提升患者整体配合度,缓解心理压力;尤其是老年患者,在沟通时,尽量用老年人易懂的语言进行交流,让患者感到亲切,提高临床疗效。
对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进行评估,肺功能中FVC(4.84L)、PEF(10.63L/S)、FEV(4.26L)的正常值为标准,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方法应用效果。
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FVC、PEF、FEV指标均更优,p<0.05。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是一种典型并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通常可以分为局限性阻塞性肺气肿和弥漫性阻塞性肺气肿两种类型,患者常会出现胸闷、气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在老年人中发病率颇高,因为病程时间长,病情复杂,缠绵不休,反复发作,难于根治,严重者还会发生变端,出现喘脱的危象,极易发生呼吸困难等一系列症状,所以会让患者在心理上感到不安,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而综合康复护理措施区别于传统护理措施,是一种针对患者预后效果的护理模式。临床上,慢阻肺患者的需求不仅仅是在治疗上,还有生理恢复、心理恢复等各方面的需求,因此综合康复护理措施对老年慢阻肺患者的恢复能够起到重要作用,有利于患者肺功能恢复。
综上所述,对老年慢阻肺患者实行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手段能够为患者病情恢复带来更好的效果,有效改善患者相关指标,有利于康复,值得提倡。
上一篇:我院隆重庆祝“5.12”国际护士节 下一篇:户外团队建设拓展让护理人员绽放青春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