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工作 > 护理工作 » 正文

做好战“疫”中的排雷兵

时间:2022-08-11 08:11:25 [ ] [ 打印 ] [ 关闭 ] [ 收藏 ]

6月底,无锡新一轮疫情全面爆发。院内医务人员挺身而出、冲锋在前,全力保障市民的生命健康安全。而从战斗打响的那一刻起,医院感染管理科也始终坚守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为白衣天使们筑起坚实的防护墙。

6:10,医院入口。这是每天早晨最忙碌的地方之一,感控人员早早守候此处,仔细查看外来人员核酸报告和健康码查验工作执行情况,协助解释、指导正确佩戴口罩方可进入医院。

8:05,预检分诊。“今天桌子消毒了吗?”“衣领子不能露出来”“帽子要把头发盖住”“赶紧戴好手套”……防护着装上任何一个纰漏都逃不过感控人员的“火眼金睛”。

8:25,核酸采样点。检查场地、防护消毒用品审核准备、协助穿脱防护用品、巡查现场秩序、监督一米线距离及口罩佩戴、采样结束后工作场地及所有用物的消毒及医疗废物处理……感控人员全程参与并监督,为核酸采样工作安全有序保驾护航。

9:00,院内巡查。到门诊诊室、药学部窗口科室、放射科、检验科、住院部入口等疫情防控前线指导防控,“戴口罩一定要包住口鼻,与面部贴合”“采完血要进行手卫生”“医疗废物必须用双层黄色废物袋封扎”……发现问题,现场指导反馈,立即整改。

9:30,医疗废物暂存地。每日督查医疗废物收集、打包情况,严格要求相关科室要做好医疗废物和生活垃圾的分类。后勤人员对院感知识掌握得不够怎么办?没有捷径,只能多教多查,必要时自己上手,才能保证万无一失。

9:45, 各临床科室。对医护人员防护、消毒隔离、医用织物、环境物表消毒、消毒液配置、手卫生等防控死角进行评估。疫情防控关头,必须把标准定到最高,把工作做得更细。“鼻子不可以露出来”“消毒液浓度偏低”“操作后一定要洗手”……每天见缝插针的“啰嗦”,一定能督促大家养成好习惯。

10:00,电话响起。“赶紧准备一下防疫物资,8人支援新吴区核酸采样……”13:00,再次接到电话,“赶紧准备防疫物资,9人支援梁溪区核、锡山区酸采样……”每一队出任务前,还要接受院感防控注意事项指导。

14:00,电脑前。开始处理院感预警病例,看临床科室是否于24小时内“排除”或“确认”预警信息;查看当天微生物室的病原学检测结果,及时反馈临床,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防控进行督导检查。将检查发现的问题归总,寻找解决方案。

15:00,门诊采样点。分批次对采样队员和行政扫码人员进行穿脱防护服培训与考核,严格指导用物准备、手卫生、穿脱步骤、注意事项、防护要点等具体细节的规范流程和操作,现场点评、现场演示,加强细节,确保人人过关。

守护每一位职工的健康,确保院内“零感染”,就是院感人最大的心愿。

微信图片_2022071114213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