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脑卒中康复的研究进展
时间:2015-06-15 08:38:32 [ 大 中 小 ] [ 打印 ] [ 关闭 ] [ 收藏 ]
近年来,脑卒中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已成为康复医学研究的重点之一。随着康复医学的迅速发展,脑卒中的康复在神经生理学的基础上,已研究出大脑功能重组的理论与方法。
二十世纪五十到七十年代,脑卒中的康复医疗是建立在神经生理学和神经发育学的基础上的,主要的康复训练方法和程序有Bobath技术、PNF技术、Rood技术、运动再学习等。这些方法以神经系统为治疗重点,把治疗与功能活动结合起来,强调早期治疗、综合治疗及各相关专业的配合治疗。其中,运动再学习法将康复行为建立在患者主动性的基础上,结合认知心理学知识,训练方法比较科学,实用性强,在中国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训练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大脑的可塑性和大脑功能重组的研究推动了新型康复方法的建立,由此出现了许多建立在大脑功能重组理论上的方法,如部分减重平板运动疗法、强制性训练、机器人疗法、主动性康复训练、主动性(操作性)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运动想象疗法、经颅磁刺激和经颅直接电刺激等。这些方法的治疗重点从以前的手法治疗转向利用设备对患者大脑功能重树,对患者进行主动的、重复的、多种刺激的训练,从而达到康复效果。我院康复科也开展了诸如上肢智能反馈、下肢机器人、肌电生物反馈疗法等此类康复方法,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这些康复技术在康复治疗中产生的综合疗效及所涉及的复杂机制,都尚待进一步研究与探讨。
康复医学的日新月异,对于我院打造康复专科品牌,既是契机,也是挑战。我院可以充分利用和引进各种康复新技术和新方法,更好地为病人服务。但同时我们也面临着如何突出自己的康复品牌、发展自己的康复新技术与新理论等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在工作中不断探索,加强科研,基础理论与临床结合,提高康复治疗水平,努力使医院成为康复治疗领域中的一枝新秀。
上一篇:加强岗前培训 因应临床需求 下一篇:专家指导助力我院康复专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