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工作 > 科教工作 » 正文

血肌酐值在慢性肾病肾功能评价中的临床应用

时间:2016-05-06 15:53:08 [ ] [ 打印 ] [ 关闭 ] [ 收藏 ]

              随着慢性肾病患者的病程进展,其肾功能亦会逐渐降低。由于现今临床上尚无确切的慢性肾病后期治疗方案,疗效也比较差,严重影响了广大患者的生存质量及预后情况。因此,如何采用科学合理的诊断方案对早期慢性肾病患者的肾功能损害情况进行有效的评估,已成为广大临床医师重点思考的问题。

临床上常用肾功能作为评估慢性肾脏疾病发生及发展的重要标准,通常采用肾小球滤过率(GFR)来反映患者的肾功能情况,这是现今临床上最好的肾功能评估指标。但是临床上无法对GFR水平进行直接的检测,而是按照某一物质的检测来反映GFR水平的高低。血清肌酐(Scr)与β2-微球蛋白(β2-MG)均是反映GFR的主要指标,这是由于他们在机体中有恒定的产生率,可自由的经机体肾小球滤过,且无肾外清除。其中β2-MG属于低分子蛋白,大多经淋巴细胞合成后在机体的各种体液中广泛存在。但由于β2-MG能够对机体的免疫功能进行调节,故其检测水平往往容易受到炎症、免疫抑制剂、恶性肿瘤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其在反映慢性肾病患者的肾功能情况上的特异性较差。而Scr则是经机体的肌酸和磷酸肌酸产生的代谢产物,不会受到炎症、免疫抑制剂、恶性肿瘤等因素的影响,并且Scr的检测具有操作简便、费用低廉的特点。此研究表明,Scr在慢性肾病肾功能中的检测价值比β2-MG更具优势。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肾功损害各个时期患者的Scr与β2-MG值比较(P0.05),且其检测值与肾损伤程度呈正相关关系。但与Scr不同,β2-MG值在正常人群与肾功能不全代偿期患者中的检测水平无明显差异。这表示Scr在慢性肾病患者的早期肾功能损害中具有更高的灵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