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工作 > 科教工作 » 正文

脑梗死患者血清糖链抗原CA125及血清铁蛋白的临床意义

时间:2018-09-17 09:21:05 [ ] [ 打印 ] [ 关闭 ] [ 收藏 ]

     糖链抗原CA 125CA 125)、血清铁蛋白(SF)是肿瘤的筛选及治疗的监测指标。研究发现CA 125与冠心病、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及诊断密切相关,可能是冠心病、心力衰竭预后的独立预测指标之一。SF可能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影响疾病预后。

为更好地研究血清CA125SF的表达对脑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进程的监测价值我们选择2014320152本院住院的脑梗死患者120例,分为AB组。A组为脑梗死患者(CI-A组)60例,其中男3030例,年龄58~90岁,平均年龄(77.1±9.6)岁;B组为脑梗死伴心脏疾病患者组(CI-B组)60例,其中男2931例,年龄59~91岁,平均年龄(79.1±7.0)岁。所有病例均经CT证实,并排除肺结核、结核性腹膜炎、肺癌、妇科及胃肠道等肿瘤。同时选取同期本院健康体检人员60例为对照组,其中男3030例,年龄60~91岁,平均年龄(78.1±8.1)岁,无心、肝、肺、肾等重要脏器疾病。3组受检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检验使用罗氏公司cobas e 411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试剂采用罗氏公司所提供的配套检测试剂盒。空腹抽静脉血3~5mL,分离血清,置于-80℃保存。按照仪器和试剂说明书操作。CA 125正常值为0~35U/mL,男、女SF的正常值分别为30~40013~150ng/mL,以超过正常值上限为阳性判断标准。所有标本均无脂血、黄疸、溶血及凝集现象。

对照组血清CA 125水平为(10.04±6.59)U/mL,显著低于CI-A组的(20.16±24.61)U/mLCI-B组的(27.60±36.92)U/mL(P<0.05)。对照组中男性患者SF(254.24±150.76)ng/mL,显著低于CI-A组的(324.84±190.29)ng/mLCl-B组的(364.43±253.62)ng/mL(P<0.05)。对照组中女性患者SF(145.12±94.24)ng/mL,显著低于CI-A组的(284.96±168.19)ng/mLCI-B组的(330.50±300.01)ng/mL(P<0.05)CI-A组、CI-B组患者血清CA125SF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CI-BCA125阳性率显著高于A(P<0.05)CI-A组、CI-B组脑梗死患者血清CA 125SF联合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CI-B组联合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A(P<0.05)

CA 125是一种相对分子质量为200 kD的糖蛋白,起源于胎儿体腔上皮组织,广泛分布于胸膜、心包、腹膜、子宫内膜、生殖道和羊膜等间皮组织细胞表面,当这些部位发生恶变或受到炎症刺激时,血清中CA 125的水平将显著提高。有研究报道,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CA 125升高且升高水平与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本研究显示,组脑梗死患者血清CA 125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伴有心脏基础疾病的CI-B组血清CA 125水平升高更显著,阳性率更高。说明CA 125水平升高不仅与心脏疾病相关,可能与脑梗死有关联,两种疾病同时存在可能会对升高CA 125起叠加作用。有研究认为,慢性心力衰竭引起CA 125水平升高的原因可能是静脉淤血刺激胸膜、腹膜和心包膜等处的间皮组织细胞分泌CA 125;也有可能是因心功能不全导致血浆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升高,促使CA125分泌细胞增生。

    作为非特异性肿瘤标志物的血清铁蛋白(SF),被证实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密切相关,血清SF水平的检测对慢性心力衰竭的预后具有一定意义。本研究也发现,组脑梗死患者男、女血清S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其阳性率也高,但CI-ACI-B组阳性率无显著差别。组患者血清CA1 25SF的联合检测阳性率都显著高于对照组,CI-B组的联合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CI-A组(P0.05)。说明血清CA125SF的联合检测可能对脑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的监测有一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