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洛西汀与舍曲林治疗伴有躯体症状的老年性抑郁症的疗效评价
时间:2019-03-19 14:32:02 [ 大 中 小 ] [ 打印 ] [ 关闭 ] [ 收藏 ]
作为临床上一种极为常见的精神科疾病,抑郁症指的是以持久心境低落为主要表现的心境障碍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与复发率,目前已经成为威胁人类身心健康的全球第4大致残性疾病。目前,临床对伴有躯体症状的老年性抑郁症患者常见治疗药物有度洛西汀、舍曲林,为比较两种药物疗效,研究收集我院60例伴有躯体症状的老年性抑郁症患者的病例资料予以分析。
选取于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精神科就诊,使用度洛西汀与舍曲林的患者各30例。度洛西汀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为57~84岁,平均年龄为(71.5±6.6)岁,病程为10个月~3年,平均病程为(1.2±0.4)年;舍曲林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为58~86岁,平均年龄为(71.1±6.5)岁,病程为9个月~3年,平均病程为(1.3±0.1)年。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P>0.05,存在比较的可行性与合理性。
舍曲林组:给予舍曲林(国药准字H10980141)口服治疗,初始剂量50mg/天,1次/天,根据患者病情程度逐渐增加剂量至100~200mg/天,平均剂量150mg/天。度洛西汀组:给予度洛西汀(国药准字H20150287)治疗,初始剂量60mg/天,1次/天,于早饭后服用,根据患者病情逐渐增加剂量至60~120mg/天,平均剂量90mg/天。按两药说明书的最大剂量来计算两药的等效剂量(抗抑郁作用:舍曲林50mg相当于度洛西汀30mg),两组患者均给予为期6周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抑郁因子评分(HAMD)、副反应评分(TESS)以及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综合评价。HAMD包括焦虑/躯体化、睡眠障碍、认知障碍等5个条目,分值越高,症状越严重。TESS评分主要用于对患者副反应的评估,分值越高,副反应越严重。
治疗前,两组患者HAMD各因子评分差异不大;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AMD各因子评分都降低,度洛西汀组比舍曲林组降低更明显。治疗第1周、第2周,两组患者TESS评分差异不明显;治疗后第4周、第6周,度洛西汀组患者TESS评分显著低于舍曲林组。治疗后,对疗效予以随访与评估,可以发现度洛西汀组显效20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为86.7%,与舍曲林组的80%比较差异不大。经过治疗,度洛西汀组患者的心慌、体重下降、口干、便秘等躯体不适发生率明显低于舍曲林组。
有研究显示,抑郁症患者多伴随不同程度躯体症状,在任何部位都有可能发生,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世界卫生组织报道,60%抑郁症患者在就诊时主诉存在躯体症状,常见的有疼痛、焦虑等。许多患者会因躯体症状到综合医院就诊,一般难发现器质性病变,容易延误治疗。有学者在研究中发现,抑郁症与患者神经元突触间隙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浓度下降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目前,临床对抑郁症的治疗主要是通过药物对去甲肾上腺素及5-羟色胺浓度进行干预进而达到治疗目的。作为一种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舍曲林能够促进脑内去甲肾上腺素增加,进而发挥抗抑郁疗效,具有较强的再摄取抑制功效。度洛西汀则兼具去甲肾上腺素与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两种功效,对去甲肾上腺素及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两种功效,对去甲肾上腺素及5-羟色胺具有显著提升作用,起效速度快,效果显著。本研究患者接受度洛西汀或舍曲林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AMD各项因子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度洛西汀组显著低于舍曲林组,治疗后4周、6周TESS评分度洛西汀组也较舍曲林组低(P<0.05)。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度洛西汀组稍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种药物均能够对抑郁症起到良好的疗效。度洛西汀组患者的心慌、体重下降、口干、便秘等躯体不适发生率明显低于舍曲林组(P<0.05),说明该疗效方式更能够促进患者躯体症状的缓解。有学者在研究中对34例伴随躯体症状抑郁症患者给予度洛西汀治疗,结果显示该组患者治疗后抑郁评分明显改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88.2%,与本次研究结果相近。
综上所述,对伴随躯体症状的老年抑郁症患者给予度洛西汀治疗,效果显著,副反应少,有利于抑郁症状及躯体症状缓解,可广泛应用与临床。
上一篇:牢记使命,合作创新 下一篇:以等级医院评审为契机 全面提升医院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