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院的辉煌需要我们一起发光
时间:2020-05-06 08:56:16 [ 大 中 小 ] [ 打印 ] [ 关闭 ] [ 收藏 ]
3月31日,当女儿随着第二批无锡援鄂医疗队一起归来时,我悬着51天的心终于放下了。
这些天,我的心情经历了几番潮起潮落。从女儿匆忙告诉我要出征时的担忧,到离开后那几天的揪心到失眠,再到医院发出支援武汉号召时的热血沸腾……而最让我感慨的,是自己猝不及防做了一回“网红”。
这是我生平第一次接受记者采访,起先并不清楚是什么状况,也就爽快地答应了。没想到后续的报道一浪接一浪,邀约采访电话不断打来,我好像一下子就“红”了。原以为自己只要把想说的想做的告诉大家就行了,可这“热度”远远超乎我的想象,而这并不是我想要的。于是后续我便推辞了采访,不再多说。但是不得不说这波宣传引发的社会反响确实很大,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了我们医院,也让我肯定了自己当初做的是对的。所以,当女儿从武汉归来前,有记者联系我,说还想采访的时候,我犹豫了之后还是答应了。因为我想通过自己传播的正能量,让我们医院在社会上能树立积极正面的形象,不再总被人认为是莆田系医院。
还记得小时候,那些为我们讲革命传统教育报告的叔叔伯伯都来自荣军医院,所以我一直感觉荣军医院是个令人景仰的地方,长大后能到荣军医院工作也觉得很光荣。三十多年来,我作为荣院的老职工,也见证了医院的起起伏伏。
八十年代,医院在社会上的口碑很好、影响力也不错,当时无锡市体检中心和病理会诊中心的牌子都挂在院门口,除了精神特色专科门庭若市外,骨科、妇科手术每天也排得满满当当,代表医院团委和工会参加卫生局会议还是被重视的。
然而好景不长,后来由于人才不断外流,医院渐渐开始走下坡路。九十年代末期,改革将医疗推向市场,医院被福建人接管承包,报纸、电视上铺天盖地的都是“荣军医院上三楼”的广告。正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一味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恶果在2009年医院收回医疗主管权后显现了出来:人才流失、医疗技术水平下降、社会信任缺失,让医院的名声跌落谷底。甚至当年有人问我在哪里工作时,我都不好意思说是在荣军医院,或许这也就是时至今日,仍有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依然不肯给病人转诊到我们医院的原因。
大浪淘沙不进则退,经历过黑暗才更懂得光明的珍贵。近十年来,医院在康复特色专科上下足了功夫,终于在无锡医疗市场又渐渐夺回了一席之地。我们不仅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重新获得了无锡市民的认可,有了知名度,赢得了社会效益。但如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一样,荣院要重回巅峰依旧任重而道远。为此,我们必须要在传播弘扬医院正面形象、正能量上下大力气、多花工夫。今年,我因作为出征武汉的抗疫勇士的母亲蹭了一小波热度,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确实收获了社会的认可与尊重。现在我可以有底气地说:我是荣军医院的医生。
单位是海我是鱼,院兴我兴,院荣我荣。正如海外的华人敢于理直气壮地说“我是中国人”一样,是因为背后有实力强大的祖国撑腰,才令世界不得不刮目相看。这对我们每个荣院人也是一样,职工的形象代表着医院的形象,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为荣院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让我们聚起每一点光,照亮荣院辉煌灿烂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