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役时刻·保卫江阴——我在采样
时间:2022-07-05 14:48:11 [ 大 中 小 ] [ 打印 ] [ 关闭 ] [ 收藏 ]
于金凤:
今年是疫情十分严峻的一年,作为党员我一直时刻准备着。在连续支援无锡市内、昆山后,又大家一起转战江阴。
援澄都是凌晨3、4点出发,于是我们调整生物钟,每天在大巴车上补觉。为了节约时间,大家在车上就穿好防护服,整装排队,服从命令听指挥。不管是爬楼、走自然村,还是守点位,大家都卯足了劲。我们坐过“拉风”的三轮车、皮卡车;走街串巷,足迹遍布周庄的华宏、金湾、鸡龙山、东林、倪家巷、陶城村等大小村落;单人管、单户管、五人管、十人管,采样不计其数……
刚出来的那几天,不仅是身体上疲惫,更多的是内心的牵挂。听着孩子一次次问“妈妈,你什么时候回来呀?”我都没办法回答,只能一遍遍地说“快了,快了”。渐渐地,弟弟好像知道妈妈是去“打病毒”,变得懂事了,不再哭闹;哥哥也仿佛瞬间长大了,主动担负起照顾弟弟的责任,教弟弟背唐诗、做算术。看着他们纯真的笑脸,我虽然有些心疼,但也总算是放心了。
采样中,虽然偶尔也会有居民抱怨棉签捅得太深,但我们听到的更多是“谢谢”“您辛苦了”。点位长和志愿者也一直关心我们,感谢我们,所以大家心里更多的是欣慰和自豪感。
在这段并肩抗击疫情的日子里,我们一起度过了难忘的护士节,也为过生日的队员送上了满满的祝福。大家不喊苦不叫累,始终齐心协力、相互鼓励。因为我们坚信,只要一起加油,终将战胜疫情。
张倩怡:
本来支援昆山回来还有两天就可以结束集中隔离回家了,但是江阴疫情突然爆发,我们接到紧急通知,直接转战江阴。虽然大家已经奔波了近20天,但是号召之下,没有一人退缩,全体迅速进入战“疫”角色,毅然再次奔赴一线。
为了避开高温时段,保留持久作战能力,我们每天都是凌晨出发,最早的时候3点多就启程了。到达目的地后,我们在大巴上直接变身全副武装的“大白”,下车立刻投入到采样工作中。身着闷热密封的防护服,身负自制的采样装备,走街串巷、爬楼上门采集核酸……当完成一天的任务,在周庄镇政府广场卸下防护服,抬头看见蓝天白云下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时,我们与疫情斗争到底的信心和决心也更加坚定。
支援周庄的第6天,原本是从昆山回来隔离结束的日子,也是计划在家与先生共庆结婚一周年的日子。然而,此时我们还在各自坚守岗位,抗击疫情。刚接起电话的他说了声“在忙,马上要进PCR实验室”,便匆匆结束了通话。虽然这个纪念日我们不在一起,但有一种浪漫是与你共同坚守在抗“疫”战场上,凭借共同的信念守护人民的健康。
15天的披星戴月、日夜兼程,我们终于守得疫散见晴天。因为职责与担当,因为爱与希望,我们冲锋在前、向“疫”而行,这是党员的初心和使命,也是荣院人的坚守与奉献。
刘熙:
春天,草长莺飞、万物复苏、生机勃勃,原本是赏花踏青、露营野游的好季节……却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乱了人们的生活节奏。而我们在完成了支援昆山的任务后,5月7日晚上又收到了支援江阴核酸采样的通知,5月8日凌晨开始了在周庄镇的任务。
相比去年支援的南京江宁和刚结束的昆山花桥,周庄的疫情正处于形势最为严峻之时,每天都有大量新增的阳性病例,全镇采样量大,且不能聚集,所以我们每天都是凌晨出发,趁着早上气温还不算太高,进入封控区中挨家挨户上门采样。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虽然才工作了个把小时,大家就已是满头大汗。尽管物资条件并不充足,但我们在每个环节上没有丝毫马虎,严格按照规范指南操作;上门采样装备不齐全,我们就开动脑筋,自制方便携带手消液和采样拭子的马甲。
回驻地休整时,大家也不闲着,每天总结需要改进的地方,几天后队伍里就建立起了感控组和保障组,利用场地划分了一脱二脱区,并且有负责感控的人员为大家服务。整个队伍拧成一股绳,无论谁有困难,旁边都有最值得相信的队友。
14天里,我们走过了周庄的每个村,与这里的居民、志愿者、点位长、大巴司机一起,带着早日解封的期盼,顺利完成了任务。
不知将来还有没有机会再去江阴周庄,但如果有这天,我一定已是脱了这身“大白”,欢快地徜徉在这个充满烟火气的小镇上。
万立颖:
5月7日晚上9点,结束19天的昆山支援任务正在隔离期的我们,又接到了紧急支援江阴抗疫任务。作为无锡本地的医疗队,我们自然要冲在最前线。
每日踏着星月出征,看过数个日出日落,奔波在疫情最严重的周庄华士等镇。这次的采楼任务不同于往日的集采,爬楼时防护衣使我们的行动变得笨拙,密闭的N95口罩和防护面屏也让我们时常呼吸困难,但每次想到余下的任务,想到依旧奋战在其他岗位上的同僚,大家总是稍作歇息后便继续整装出发。每次采样结束后,我们都会筋疲力尽地倒在车上,压痕像是送给每个人的“军功章”。
江阴疫情严重,为保安全,不能随意在当地饮水进食,所以我们都是凌晨三点多吃早餐,中午十二点多回到酒店才能吃上午餐。每日反复长达九至十个小时的空腹状态导致许多人胃肠不适,护胃药一时成了队中的“紧俏货”,但无一人因此临阵退缩,大家团结协作,甘苦与共,相互鼓励支持,共克时艰。
从每日无锡至昆山11小时的车程加采样,到之后每日披星戴月的江阴采楼任务,我们一同经历了阳光酷暑、汗流浃背,也经历了电闪雷鸣、风雨兼程;一起走遍了江阴与昆山的大街小巷。当陆续收到两地有序复工的消息,看到小区逐步解封的通告,听到群众兴奋的欢呼,那一刻,便觉一切努力与付出都是值得的。我相信,在我们每个人的不懈努力下,疫情终将会散去,阳光与欢笑将回到家家户户。
上一篇:维“锡”守“沪” 下一篇:战役时刻·保卫江阴——我在方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