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院文化 > 职工园地 » 正文

加强职业道德 共建医患和谐

时间:2015-11-18 08:19:13 [ ] [ 打印 ] [ 关闭 ] [ 收藏 ]

当前中国医疗卫生体制出现商业化、市场化的倾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提出了新的医改框架,在这样具有大转折的医疗形势下,加强医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医疗工作对大多数病人来说多少有些神秘和不可知,而医疗中的任何一点差错疏漏又都可能对病人的健康带来不良后果。这些,不仅病人及其家属事先很难预料,即使已经发生了不测,他们也很难识别是疾病本身还是医疗错误造成的。常言道:医生杀人不用刀。难怪有些病人会说:“来到这儿,我就只好把这百十斤交给你们啦!”表面好像是说着玩,内心其实是无可奈何的,医生一定要从这类话中感受到自己的责任十分重大。

医疗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我们作为临床医务人员,必须时刻自觉地以高尚的医德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对每一个直接或间接与病人有关的细微环节,都应该极端负责,认真对待。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已有了许多检验和监测手段,可以用一系列客观的数据资料来检查医务人员的工作。在临床工作中,虽然几乎每项工作都有详细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范,但并不可能有人整天跟在你后面进行检查。而实际上,我们又真碰到过头天就把病人第二天的检查结果写上病历的人。因此还必须要强调一下自觉性、责任感甚至道德良心的约束作用。

对于我们影像科的工作人员来说,必须确保每次影像学检查所见辨认无误,每份心电图的分析正确。每个参加操作和判定的人都应意识到,自己做出的结论对临床诊断治疗以及病人的预后将发生何等重大的影响,务必更加谨慎从事,反复推敲核实,避免误导,力求为临床提供最可靠的资料。这种高度负责的精神,其实也是医德高尚的一种切实体现。

自古以来,在医生的头上似乎总有一个神圣的光环。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个光环可以被赋予不同的涵义,如“济世活人”、“治病救人”、“救死扶伤”、“普救苍生”、“人道主义”等。这些闪光的词句曾经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医务工作者忘我地工作。一旦这个光环消失,如果医师和病人之间只剩下一个赤裸的金钱和生命的交易,那将是对医学的背叛和对医师这个神圣职务的亵渎!有位著名的越剧演员在旧社会就提倡“认认真真演戏,清清白白做人”,这种把“敬业”和“做人”相联系的态度是很可贵的。实际上,从事任何工作都有一个如何做人的问题。对医生来说,如何做人可能具有更大的重要性。可以说,不是每个好人都能学成一个好医生,但好医生必须首先要做一个好人,做一个高尚的人。

 

 

上一篇:平凡的美丽      下一篇:热情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