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脚踏实地的理想主义者
时间:2017-09-04 08:17:56 [ 大 中 小 ] [ 打印 ] [ 关闭 ] [ 收藏 ]
云遮断归途,人生如同射出去的箭,当人生过半,就像登山者爬到了半山腰,回头看看踉踉跄跄的岁月正从身边渐行渐远。当人生过半,便再没有时间去挥霍无度;当人生过半,再没有理由去放逐生命;当人生过半,再没有精力去杂乱无章;当人生过半,前半段的梦想次第飘远,后半段的压力接踵而至。
回想自己1998年参加工作,早先在医院办公室与文字打交道,每天绞尽脑汁在字里行间寻找自己的价值,一堆堆的稿纸见证了曾经。而任由脑洞大开也不会想到,15年后自己会来到总务科,与一群阳刚的男人一起工作,工作的方式、方法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从最初的无力、沮丧和挫败,到慢慢地适应、顺遂和主动,各种感慨在心头翻腾。
记得一次与女儿聊天,我问女儿:“每天那么多作业,辛苦不辛苦啊?”女儿头都没抬,悠悠地说:“有什么辛苦啊?你想多了,社会只给了你这样一个环境,你就在这样的环境中活出最大的自己呗!你以为我们只有课本和作业啊?我们还有很多好玩的呢!”我张大了嘴巴,从她的房间默默退了出来:原来一切都是自己的焦虑。因为焦虑,我们活生生地创造出一个充满竞争的外部环境;因为焦虑,我们起起伏伏的内心世界战争不断上演。
其实所谓的现实,你我都是其中的一部分,也许大家“合谋”了这样的现实,来实现各自的生命功课。抱怨只会让人无力,其焦点是“别人不让我做什么”;而一旦看到自己的责任,焦点就变成了“我能为此做点什么”。承认与接纳,产生力量。
因此,“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当人生过半,蹉跎只会让自己失去行动力。饭要一口一口开始吃,事要一点一点着手做。迎着过午的残阳,坚定人生的信念,将自己的人生与国家、民族和医院的命运紧紧相连,为“中国梦”谱写个性的乐章,为“三级康复专科医院”贡献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就像我们的后勤保障服务,水电木汽、消防监控、电话、电梯、空调、供水、食堂、保洁等等这些,如果注定是螺丝钉,那我就要发挥连接稳固的功能。事无大小,人无贵贱;安于岗位,守土有责。与国家的未来同频,与医院的发展共振,才是有意义的人生。
人生过半天过午,在这人生的分界线上,我们需要做脚踏实地的理想主义者。在社会需要、单位发展、家庭期待、人生追求中活出最大的自己,打造属于自己的幸福。我们这一代人虽然比父辈的生活压力小了很多,但是不惑之年养家糊口的压力依然很大,如果把自己全部交给了工作,人就会渐渐在繁杂的事务中枯萎。鲁迅先生说:“人,不是光靠吃米而活着的。”精神与物质、内在和外在、身体与心理、理性与感性等等,都需要被关注到,平衡地发展,人才是完整的。就拿自己来说,平时工作确实挺忙,但是我在发展业余爱好中学会了身心平衡、张弛有度。心理学是我的业余爱好,工作之余我学习了各种心理疗法,甚至花一年的时间,每个周末去上海上课。现在,工作时间我努力工作,周末和晚上只要有空,我就外出上课、实践,最大限度发挥所学的效用,身体力行,做个脚踏实地的理想主义者,让事业和志业齐头并进,使工作和生活同样精彩。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脚踏实地的理想主义者,是石头缝里开出的花,是最大限度地融入现实,尽情绽放的独一无二的自己。
上一篇:把握时代要求 书写灿烂篇章 下一篇: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