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笃行才是答案
时间:2017-11-03 16:01:06 [ 大 中 小 ] [ 打印 ] [ 关闭 ] [ 收藏 ]
前段时间,在医院职工书屋借了《王阳明传》阅读,感触颇深。
王阳明不仅是一位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代儒学大家。他提出的知行合一的大智慧,成为了闪烁在他生命之河中的璀璨星辰。对于我们来说,了解和掌握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可以在庞杂的工作、生活和学习中有条不紊、游刃有余,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向自己的目标和理想迈进。
当前,我们正在创建等级医院。经过职工大会、院周会、科务会等各个层面的动员,对照创建标准进行任务分解,创建工作已经正式启动。但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很多新问题,比如专科建设的从无到有、PDCA质量管理循环的建立与改进、每次专家组现场检查后的整改再整改等等,成为了我们前进道路上的一次次考验。这时,是咬着牙迎难而上?还是停留在原来惯性发展的“舒适区”?
王阳明说:“夫学、问、思、辨,皆所以为学,未有学而不行者也。”意思是说,学习、询问、思考、分辨,这些都是学习的方法,而要掌握一件事光学不践行,是永远不可能成功的。
虽说“谋定而后动,三思而后行”,但如果一味停留在左思右想中,那我们做事的信心和勇气就会被一点点地消磨殆尽。人都有趋利避害、避重就轻的本性,过度思考只会带来无尽的拖延,而“三思”正好成为自己拖延下去的绝佳借口,于是事情就会一拖再拖、一延再延,漫漫长夜似乎永远看不到尽头。等到不能再等,仓促行事,其结果只会留下无限的遗憾,虎头蛇尾的结局再所难免。
王阳明从小立志做圣人,父亲觉得他狂妄自大。而立定志向的他,一直在行动的路上,寻师访友。为了验证“格物致知”的道理,他特地跑去格竹子。结果没有格出什么道理,还大病了一场。但屡试屡败却屡败屡战地不停尝试,使他明白:通过向身外之物寻找“理”是行不通的。这也成为他后来开创心学的重要心理基础。
“三思”是需要基础的,过度的思虑只会造成与现实的脱节。对于创建等级医院来说,既然缺乏经验,那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行动起来,到实实在在的工作实践中去发现问题,然后再解决问题,如果不脚踏实地去做,一切都是空谈。
正所谓,吃了梨子才知是酸是甜,穿上鞋子才知哪里夹脚。创建等级医院,我们要先行动起来,纵然华丽地跌倒,也胜过无谓地徘徊。
上一篇:雨 下一篇:《解忧杂货店》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