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阅读的乐趣
时间:2022-01-10 16:31:51 [ 大 中 小 ] [ 打印 ] [ 关闭 ] [ 收藏 ]
每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也是“读书点亮生活”读书社团开启全年读书活动的日子。一群人,几本书,365天的分享就这样开启了。
今年,我们通过“对比阅读”使阅读的乐趣以及阅读的宽度、高度和深度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最有趣的就是有关于《黑天鹅》与《灰犀牛》的比较阅读。
记得2017年夏天,一种不为人熟知的动物——灰犀牛,突然成了网络媒体热搜,甚至登上《人民日报》的头版,与其同时见诸报端的还有另一种不常见的动物——黑天鹅。这两种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动物都是用来描述后果严重的重大事件,但“黑天鹅”事件发生概率比较罕见且不可预测,而 “灰犀牛”事件则指大概率事情,事发前有迹可循,因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最终引发严重后果的重大危机事件。
从趋利避害的角度来说,通常我们会选择性地回避那些明显的危机,就像我们每个人都会面对的死亡一样,当死亡还没有发生在我们身上时,都会觉得那是别人的事,至少现在跟自己无关。但事实并不会因为我们害怕得“闭上眼睛”而不发生,恰恰相反,正因为这样的心理导致危机在“黑暗”中不断累积,最终导致不可收拾的后果。所以,一些貌似突如其来的“黑天鹅”事件,都是我们在有意无意中累积了“灰犀牛”,而最终带来了“黑天鹅”。因此,《人民日报》文章提醒我们,有效防范风险,既要防范“黑天鹅”,也要防范“灰犀牛”。
在对比阅读中,大家的讨论精彩纷呈。
带领阅读分享的尹薇薇说:如果说去年有一名短疗对象在疗养期间突发心脏病去世是我们短疗工作中遇到的“黑天鹅”事件的话,那么优化短疗流程管理,做好事前预防、事中跟进、事后复盘,在每一个细节上想细做细,就是对“灰犀牛”的有效预防。
酷爱阅读的史真鸥说:“黑天鹅”和“灰犀牛”的名词早有耳闻,一般在金融行业引用居多,黑天鹅出现的时候会让人措手不及,而行动迟缓的灰犀牛一旦发起进攻,与之匹敌的概率几乎为零,所以需要我们提高防微杜渐的意识。
中文系毕业的张玉娇说:侥幸心理是导致“灰犀牛”事件的心理根源,大多数人会“此地无银三百两”地认为自己就是那个被“幸运之神”宠爱的少数人,坏事情都只会发生在别人身上,跟自己无关,即使万一发生“黑天鹅”事件,那也是个美丽的误会。
院感专家李红梅说:就拿新冠疫情来说,2020年春节武汉封城无异是一个巨大的“黑天鹅”事件,让所有人措手不及,社会失序,世界为之震撼。如今疫情还在蔓延,后疫情时代我们要做的就是有条不紊、坚持不懈地落实疫情常态化管理的各项措施,避免因疏于防范导致“类犀牛”事件。
安全办专管员葛骏康说:安全事故从来不是“黑天鹅”,都是因为侥幸心理带来的“灰犀牛”事件。比如观看“全民反诈”教育片,大家都会哈哈大笑,觉得上当的人怎么那么傻,这么明白的骗局看不出来?而轮到自己上当受骗的时候,就说那是防不胜防的“黑天鹅”事件。
关注身心健康的夏海云说:日常生活中,当我们贪图一时口舌之快,放纵自己吃高油高脂食物,尤其抽烟喝酒的时候,明明知道我们正在放任一头“灰犀牛”向我们冲来,后果不堪设想,但却还是宁愿做一只鸵鸟,得过且过......
阅读后的精彩讨论与分享,如雨后的彩虹拨开乌云看到了湛蓝的天空。《黑天鹅》与《灰犀牛》的比较阅读更使我们体验到了阅读的精彩和乐趣。让我们拿起书本,从现在起,享受阅读。
上一篇:从《狼图腾》得到的启示 下一篇:加油生命